發布時間: 2009年12月08日 23:28 最后更新時間: 2021年09月17日 14:05 作者: Keruide 閱讀次數: loading
游泳池在使用游泳池消毒劑( 游泳池消毒粉 或 游泳池消毒片 )來進行消毒時,建議分兩次投放,一次在每天的收場后,另一次在開放前1—2小時進行。
這種以三氯異氰尿酸為主要成分的游泳池消毒劑屬于含氯消毒劑,有揮發性的。揮發的快慢與陽光、氣溫有直接的關系,夏天陽光猛烈,天氣炎熱消毒劑很容易揮發。在每天的收場后投加消毒劑的話,由于晚上氣溫相對較低,也沒有陽光,可以使消毒劑保持更長的藥效,這樣可以更加徹底、有效地對游泳池的水體進行消毒;第二天根據各個游泳池場的開放時間不同,可在開放前1—2小時檢測余氯,如果余氯偏低的話,可適量補充投加消毒劑,以使余氯達到衛生要求。如過早投加消毒劑的話,很快就揮發完了,那到了開場時間余氯就達不到標準了。
消毒片的氯含量約≥50%,為速溶的片劑,也就是說灑入游泳池后10分鐘左右就能溶解完了。為了使泳池余氯達標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質,每立方水應加消毒片2~4克。(2-4kg/1000立方)。消毒片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計算公式:(以1立方投2克—1片消毒片來計算為例)
2g×50%×1000=1000mg(2克的消毒片里含的有效氯,單位:毫克);1000mg÷1000L(1立方)=1mg/L(也就是常說的1ppm)。
就是說1立方水如果加入1片消毒片,如果沒有消耗的話,其理論上的濃度為:1mg/L。一般來說,加入消毒劑后,消毒劑肯定會與水中的細菌及藻類發生作用(也會被水中的有機物消耗一部分),各個游泳池由于水質狀況不一樣,因此加入相同數量的消毒片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測余氯濃度也各不相同,水質狀況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質狀況差的,其余氯要低。
因此我們建議,晚上投藥時,按2公斤/1000立方的量進行投加;如果水質已經發綠或泛白,則要加量投加。 游泳池在開放前1-2小時投加消毒片時,先檢測余氯,然后按每1000立方加入2公斤消毒片能提高1mg/L的比例來計算其投加量。例如:500立方的游泳池要提高0.5mg/L,那就要加約0.5公斤消毒片。
消毒粉的氯含量約≥90%,微溶于水。一般來說游泳池在投加消毒粉時,都是先用小桶兌成水溶液后再灑入水中,這時大部分的消毒粉是并沒有溶解的,其分散到游泳池水中需要1個小時左右才能逐步溶解完全。為了使泳池余氯達標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質,每立方水應加消毒粉1~2克。(1-2kg/1000立方)。消毒粉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計算公式:(以1立方投2克消毒粉來計算為例,即1000立方投2公斤)
2g×90%×1000=1800mg(2克的消毒粉里含的有效氯,單位:毫克),1800mg÷1000L(1立方)=1.8mg/L(也就是常說的1.8ppm)
就是說1立方水如果加入2克消毒粉,如果沒有消耗的話,其理論上的濃度為:1.8mg/L。一般來說,加入消毒劑后,消毒劑肯定會與水中的細菌及藻類發生作用(也會被水中的有機物消耗一部分),各個游泳池由于水質狀況不一樣,因此加入相同數量的消毒粉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測余氯濃度也各不相同,水質狀況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質狀況差的,其余氯要低。
因此我們建議,晚上投藥時,按2公斤/1000立方的量進行投加;如果水質已經發綠或泛白,則加量投加。 游泳池在開放前1-2小時投加消毒粉時,先檢測余氯,然后按每1000立方加入2公斤消毒粉能提高1.8mg/L的比例來計算其設加量。例如:1000立方的游泳池要加入1公斤消毒粉就能提高約0.9mg/L,而500立方的游泳池要加入0.25公斤(半斤)的消毒粉就能提高約0.45mg/L。
游泳池水消毒的注意事項:
游泳池投加了消毒劑后,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會揮發,即濃度會不斷地下降。因此,要在開放時間保持游泳池的余氯達到國家標準,必須要使用加藥設備不斷地進行補充才行。
而我們現在游泳池基本都是手工加藥,因此,一般的做法就是在開放前先加大投藥量,使其開始的余氯濃度稍高,而后逐漸下降。但請注意余氯濃度建議不要超過1.0mg/L,因為余氯太高會使游泳者感到不適。另建議根據實際狀況來決定中途是否補充加藥。
每周應在晚上進行一次沖擊性處理(長期保持一定的較低濃度時,細菌、病毒會有適應性,這時投入過量的消毒藥,使水的余氯高出一般的2-3倍,充分消毒一次)。
只有保持穩定的余氯濃度才能對細菌、藻類等有較好的殺滅作用,如果該項指標控制得當,將避免許多水質突發性問題的發生。這樣對于場館而言,無需因水質變壞而采取各種應急性處理,其實更能節省在水處理成本上的費用;另外應該加強現場檢測,如果余氯含量低于國家規定標準應及時投放消毒藥。(加藥量可根據上述的計算公式來確定)